医院新闻
【垂医救治】抢救随时出现,急诊医护时刻准备应战——急诊科成功抢救突发室颤患者侧记
2023年2月13日23时许,一名患者于医院急诊大厅突发室颤晕厥。据悉,患者主因胸痛一天来诊,在就诊过程中突发晕厥。急诊值班医生曲红铮,值班护士辛超、王佳浩在听到家属呼救后第一时间查看患者病情,携带除颤仪至患者身旁,确认患者为室颤后立即进行除颤。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仅用时3分钟,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和意识,随后经由胸痛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参与这次抢救的急诊医护团队,既有高年资医师、护师,也有急诊医护“新星”,大家在实战中锻炼抢救技能,在工作中传承垂医精神,为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急诊护理“新星”
王佳浩
虽然我是一位急诊“新人”,但遇到主诉胸痛的患者马上做心电图,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当时在分诊台是我接诊的这位患者。当患者说自己胸痛时,我想起老师们的叮嘱:遇到胸痛患者一定高度警惕。于是我没等患者挂号,第一时间带患者来到诊室,请医生先为患者做个心电图检查。检查完成后,请离我最近的医生再次确认结果。听高年资的老师说,很多患者都是在这个环节确诊急性心梗。当时检查完成后,曲红铮老师凭借多年急诊工作经验,基本确认患者病情暂无异常,但通过与患者交流,并观察患者举止,她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正是因为曲老师的职业敏感性,我在流水区工作之余,也对这位患者时刻保持着关注。当患者突然倒地时,我拿上除颤仪就到了患者身旁,几乎就是下意识反应。在抢救过程中,我积极配合高年资护士与值班医生,并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通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有多重要和有价值。我将继续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和治疗。
急诊高年资护师
辛超
对于急诊人来说,抢救就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场景在患者和家属看来就好像发生在电影电视中。但是,这才是急诊最真实、最直接的工作状态。
我曾协助护士长王颖参与创建医院胸痛中心,怎样才能把急诊护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科学、更贴合临床?是我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课题。作为一名高年资护师,让护士长放心、让患者安心是我现阶段需要做的事情。在这次抢救中,虽然患者转危为安,但我仍然能看到此次工作中的很多不足,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快,配合度是不是还能更默契,这是我作为一名护师需要完善的工作。今后我将继续协助护士长,持续完善制度流程,力争把抢救启动时间压倒更低,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
急诊科主治医师
曲红铮
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的班上,该患者主因“间断胸闷、胸痛1天,再发1小时”入院,入院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遂完善心肌酶等检查。患者完成胸部CT检查后行至分诊台时突然抽搐倒地。辛超发现后立即呼叫我,并开始心肺复苏,除颤仪到位后,快速判断室颤并除颤,除颤成功后患者很快恢复意识,转到抢救室继续生命支持。随后联系心内科,开通绿色通道,急诊行冠脉造影开通闭塞血管后后转至病房。至此,患者才算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现在想起来我依然有些后怕,这个患者症状虽然典型,但心电图正常,既往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就每天吸烟10支左右。如果查血心肌酶结果正常的话,患者就可以回家了。但是患者离开医院后一旦病情加重,倒在外边,生存的几率就很渺茫了。这位患者是不幸的,很年轻,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就因为心梗差点儿丢掉性命。但这位患者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倒在了急诊的分诊台,得到了快速、准确、及时的治疗。
再回看急诊的抢救过程,在场的医护配合流畅,处置准确迅速,这是我们长期反复培训、练习并实战后的结果。这种抢救流程对于急诊团队已经算是形成了一种本能,庆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挽救了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
- 标签:
-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