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垂医科普】血液内科:不要贫血就补铁!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器官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很多老百姓有这样的习惯:只要发现贫血,就自行使用补血的保健品或补铁药物。这些补血的保健品多数含补铁成分。但一旦贫血就补铁不可取!
贫血有很多原因,缺铁性贫血只是贫血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如果不是缺铁引起的贫血,补铁治疗不但不会纠正贫血,反而延误病情。所以贫血不要擅自补铁,一定去血液专科诊治。只有找到了贫血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好的疗效。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表现多样:头痛、头晕、乏力、耳鸣、失眠、多梦、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苍白干燥、脱发、心悸、胸憋、气紧、呼吸加快、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
因此很多患者首诊科室不一定是血液科,相当一部分患者首诊科室是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消化科等。
贫血的分类
01 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02 根据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
如何治疗贫血?
贫血能否治好取决于贫血的原因
1.对症治疗:必要时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2.病因治疗:切忌贫血就补铁!!!
(1)缺铁性贫血:补铁的同时需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
(2)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3)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
(4)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有肯定疗效;
(5)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性贫血:采用干细胞移植;
(6)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ATG/ALG、环孢素及造血正调控因子:如雄激素、G-CSF、GM-CSF或EPO等;
(7)慢性病贫血ACD及肾性贫血:采用EPO;
(8)肿瘤性贫血:采用化疗或放疗治疗原发病;
(9)免疫相关性贫血:采用免疫抑制剂;
(10)各类继发性贫血: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文章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