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垂医科普】关于口服葡萄糖耐量你不可不知的事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 正确的血糖检测在诊断中愈显得重要。WHO 在1999年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制定中明确提出了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对糖尿病的评判标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是一种 葡萄糖负荷试验,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功能,是诊断个体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也是诊断糖尿病十分常用的方法。
关于OGTT不可不知的事情
什么是糖耐现象?
正常人在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液葡萄糖浓度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或160mg/dl)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液葡萄糖浓度短时间内恢复至空腹水平,此现象称为糖耐现象。
什么是糖耐异常?
若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异常时,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液葡萄糖浓度可急剧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至空腹血葡萄糖浓度水平,称为糖耐异常。
WHO推荐的标准化OGTT:
1. 实验前三天,受试者每日食物含糖量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停用影响试验的药物(如胰岛素)。
2. 空腹10~16小时后,坐位抽取静脉血,测定血葡萄糖浓度(称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3. 将75g无水葡萄糖(或82.5g含1分子水的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分钟之内饮完。妊娠妇女用量为100g;儿童按1.75g/kg体重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总量不超过75g。
4.服糖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共4次,历时2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服糖后6小时)。其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hPG)是临床诊断的关键。
5.根据各次测得的血葡萄糖浓度与对应时间作图,绘制糖耐量曲线。
参考区间
成人(酶法):FPG<6.1mmol/L;服糖后0.5~ 1小时血糖升高达峰,但<11.1mmol/L;2h PG<7.8mmol/L。
结果计算
1.正常糖耐 FPG<6.1mmol/L,且2h PG<7.8mmol/L。
2. 空腹血糖受损 (IFG) FPG≥6.1mmol/L,但<7.0mmol/L,2h PG <7.8mmol/L。
3. 糖耐量减低(IGT) FPG<7.0mmol/L,同时2h PG>7.8mmol/L,但<11.1mmol/L。
4.糖尿病(DM)FPG≥7.0mmol/L,且2h PG>11.1mmol/L。
临床意义
1.0GTT 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其中 FPG和2h PG 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患者FPG 往往超过正常,服糖后血糖更高,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的时间延长。
2.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7.8mmol/L,可用OGTT了解糖代谓状况。
3.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亢进症、甲状服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均可导致糖耐量异常,且各有不同的特征性 OGTT 试验曲线。
参考文献
[1] 王鑫宇 , 胡雅洁 , 董坤 , 等 .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中 PD-L1 的表 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 [J]. 中华病理 学杂志 ,2020,49(11):1114-1119.
[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Snmol5版
[3] 《全国检验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及学术交流,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 标签:
上一篇: 【患者之声】“心脏康复”,让患者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