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垂医科普】脑卒中科普系列(五):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

字号:

  卒中是人类致残性疾病的杀手之一,重者可危及生命。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发生急性闭塞的脑血管能否及时再通、能否及时抑制血管内血栓的进展、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程度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是临床医生诊疗的重要靶点。

  卒中诊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急性期(发病2周内)的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治疗手段:

  超早期溶栓治疗

未标题-1.jpg

  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血流灌注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时间窗是发病后6小时之内,特别是4.5小时之内,如果排除禁忌症,可以考虑溶栓治疗,可使约1/3的患者降低残疾、远离瘫痪,甚至挽救生命。溶栓类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尿激酶和替奈普酶。所以说,时间就是大脑,发生疑似卒中症状,需要刻不容缓,立即到居住地附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大型综合医院就医,切勿延误,以免错失可能得到的溶栓时机。

640.jpg

抓住时间窗!

  血管内介入治疗

  病情较为严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是大血管闭塞所致,静脉溶栓效果往往不佳,需及时启动神经介入治疗,主要是在导管室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到局部血管堵塞的部位,利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血栓从血管内取出,称为机械动脉取栓,通过该手段可使闭塞部位的血流恢复,为患者救治带来一线生机。机械动脉取栓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6小时之内,最长可延至24小时之内,延误越久,预后越差。所以,也是强调越早救治,越大希望。

未标题-2.jpg

  抗栓治疗

  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对于不能进行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的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阿司匹林应在溶栓24 小时后开始使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因心房纤颤、心脏栓子脱落导致的心源性脑梗死,需更换为华法林或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药物抗凝治疗。

10.jpg

尽快用药!

  卒中危险因素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卒中的可控制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调控不佳,可使急性期脑卒中症状进展,所以,需要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监测及管理,切勿盲目降压,否则可能导致卒中症状加重。

  卒中康复

  卒中康复在脑卒中规范化全流程管理中至关重要,主要包括运动障碍、失语、吞咽障碍、平衡障碍等评估与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师利用先进的康复设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残疾程度,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未标题-3.jpg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