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垂医学术】老年医学科成功举办朝阳区南片区第三期安宁疗护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4-02-07
字号:

9.jpg

  为持续提升安宁缓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1月31日下午,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举办的朝阳区南片区第三期安宁疗护培训会顺利召开。此次培训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由老年医学科主任彭夫松主持,北京同愿安缓文化中心负责人成佳奇,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梁鹏,小红门地区龙爪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刘勇担任讨论嘉宾,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北京东方博大医院的医务人员线上参加了此次会议。

  培训会围绕两个病例展开讨论学习,目的是通过分析身边的病例来总结经验、讨论困惑、反思不足,从而提高安宁缓和医务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第一例病例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医师杜玉娟汇报。患者为80岁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此次因合并肺部感染入院,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可能改善病情,但患者及家属最终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拒绝有创操作。面对一个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危重的患者,如何缓解患者的痛苦?如何告知家属亲人即将离世的坏消息?如何帮助家属缓解亲人离世的痛苦?经过认真思考,杜玉娟将治疗目标从治愈转为安宁疗护,与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团队制定了具体方案:召开家庭会议,确定照护目标;药物治疗和操作以减轻患者痛苦为目标;指导家属陪伴患者并进行四道人生。最终患者无痛、安详的离世,家属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安慰。杜玉娟分享了对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的无力感,以及将患者转为安宁疗护对象时的思想转变,同时表达了在非肿瘤患者安宁疗护时机选择上的困惑。

  第二例病例由小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宋春莹汇报。该病例为63岁的肝癌终末期患者,预计生存期小于1个月,社区医院针对该患者的卧床、感染、发热、疼痛和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行综合管理,缓解患者的痛苦,并从心理、社会支持、灵性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与帮助,指导家属四道人生,帮助患者安然离世,抚慰家属的伤痛。宋春莹表示,当医护人员对患者付出极大的爱心时,患者和家属并不排斥安宁疗护,因为虽然患者的生命不能得到延长,但在安宁疗护的帮助下患者能够安详、无痛的离世,家属的心灵也得到慰藉。

  围绕这两个病例,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彭夫松:安宁疗护的对象不止是肿瘤患者,也包括非肿瘤慢性疾病患者,这类患者的病情无法改善、持续恶化时,应及时评估病情、评估开始安宁疗护的时机。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要注意剂量滴定后进行维持治疗,而非按需给药。

  梁鹏:临床工作的目标是治愈,还是症状缓解,或是安宁疗护,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医患双方交流病情后决定,但不管哪个工作目标,都可以同样提升医生的职业价值感。不管是三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即使没有社工和志愿者的支持,也都可以立足本医院的情况,积极开展安宁疗护工作。

  成佳奇:识别非肿瘤的末期患者可参考英国的GSF指南,评估安宁疗护开展的时机。患者对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的选择结果,医生是否支持,是坚持从疾病角度选择还是遵从患者意愿,结合伦理学中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当医生提出治疗方案时,患者基于对疾病情况的充分了解,结合自身的需要,经过审慎思考后得出的真实意思表达,都应该被尊重和认可。

  刘勇:通过两个身边的病例,结合安宁疗护的理论学习,深切体会到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而是更积极的照护,去帮助患者及家属渡过最艰难的时期,使医务工作者更有成就感。

  杨健英:安宁疗护理念应用到非肿瘤慢性疾病患者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选择合适的切入时机是临床工作中的困惑,希望能有国内的指南或共识来指导社区工作。

  最后,彭夫松对此次培训进行总结。他表示,同维持生命的治疗方式相比,安宁疗护的工作似乎是在做减法,但实际上是更积极的终末期照护,不止关注患者的躯体,也关注患者的心、社、灵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支持。

  培训会在大家热情高涨的学习氛围中落下帷幕,虽然只有短短2个小时,但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新的一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医学科将继续充分发挥朝阳区南片区安宁疗护牵头单位的作用,带领片区成员单位,将安宁疗护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辖区内百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