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垂医救治】急诊医学科组织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一例反复大咯血伴呼吸衰竭的高龄患者

发布时间:2024-05-11
字号:

  近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联合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救治一名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82岁高龄患者。

  该患者因“剧烈运动后咯血2小时”夜间来急诊科就诊,既往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病史70余年。接诊后,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考虑患者高龄,合并咯血伴急性心肌梗死,随时有窒息和心脏骤停等危险,随即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将患者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兼顾患者出血和心肌梗死两者治疗矛盾的病情,给予积极的对症、止血中性治疗,患者咯血症状似乎一度有所缓解,病情趋向于稳定。

  但在入院第3天的晚上,患者突然再次大咯血,数分钟咯血量达300多毫升,并出现呼吸困难和血氧明显下降,此刻患者命悬一线,下一步的治疗迫在眉睫。EICU主治医师钟洁立即组织抢救,为患者开放气道和呼吸支持,并通知顾伟来院协助抢救,同时迅速启动院内多学科急会诊。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短短20余分钟,血管外科医生满新贺、白玉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吴文杰麻醉科医生谢志高纷纷赶到抢救现场。在顾伟的主持下,各学科医生共同讨论评估患者病情,决定立即将患者转往手术室行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术中,首先由吴文杰行床旁支气管镜,清除患者气道内积血并协助定位出血部位,随后由满新贺和白玉锁行支气管动脉造影,仔细探查之下,顺利找到出血血管,并注入栓塞剂成功止血。此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三点了。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小时,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手术1周后,患者病情平稳,顺利出院。在出院之际,患者女儿送来一封满载真挚情感的感谢信,信中提及“医生们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当代医生的职业操守和医道本色”。这封感谢信,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谢意,也是患者和家属对医院信任的体现,更深层次是对医务人员初心使命的呼唤。

  本次大咯血患者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医院的绿色通道和多学科精诚协作,充分体现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展现了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和水平。医院急诊医学科也将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忠毅坚卓、仁爱奉献”的垂医精神,提高多学科合作和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