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专题报道 >>垂医榜样

党建工作

垂医榜样

【垂医榜样·战疫在一线】“疫”难忘——老年病科许国耀发热门诊支援日记

作者:许国耀 来源:老年病科
字号:

  今年迎接新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战役打响了。医院紧急响应,抓紧布局,组织后备力量支援发热门诊。防控疫情刻不容缓,身为党员的我立即向科主任报名请求到最前线去。1月20日下午我接到医务科通知,有幸成为了医院后备队中的一员,1月27日即被派往发热门诊进行支援。

  当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来到发热门诊,赵杰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崔立蕊首先给我上了第一课——如何保护自己,她们详细讲解了穿脱隔离衣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指导我反复练习,告诉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当天,我熟悉完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后,跟随刘艳瑾大夫一起上了第一个夜班,随后正式入组单独值班。

  在发热门诊,每天都能碰到各种情况的病人,有因为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过来筛查的,有因为发热进不去小区来筛查的,有公安民警带过来筛查的,还有在家发热、咳嗽1个月因害怕感染不敢来医院看病的。除了做好这些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我们还经常需要对过度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发热门诊的病例也很复杂,除了常见呼吸道疾病,我还要时刻警惕漏诊其它部位感染。一天夜班,我接诊了一例60岁的男性患者,体温39℃,恶心,呕吐,我赶紧给他做了胸腹部CT检查,结果是幽门梗阻。我还接诊过一例17岁女性患者,咳嗽腹痛,最高体温近40℃,化验感染指标很高,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查体发现麦氏点压痛很明显,立即联系急诊外科,最后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也接诊过危重症患者,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凌晨1点多接诊的,发热合并急性心梗老年患者,就诊时意识已经模糊,咳嗽伴发热1个月,喘憋明显,血氧饱和度仅78%,心率136次/分,我和当班护士王艳艳、许立娜一起进行紧急抢救,抽血化验、监测、吸氧、输液、联系会诊、急诊取药……经过整夜的抢救,患者终于在早晨转危为安。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我们随时都可能接诊到新冠肺炎的患者,为了确诊是否感染新冠病毒,需要采集鼻咽拭子,患者摘掉口罩,张大嘴巴,医生要把脸凑得非常近,以便观察和采集样本,所以此环节感染风险很大。虽然做了有效防护,刚开始我仍然有些担心自己被传染再传染给家人,甚至当我下班在家的时候,偶尔听到3岁的闺女咳嗽几下,我都会很紧张,必须立即给她量体温,确认没有发热后,悬着的心才能放下。在全民恐慌的疫情里,人人谈新冠色变,唯有医务人员冲锋陷阵,发热门诊更是前沿阵地,貌似我们什么都不怕,但我们内心很清楚,不是不怕,只是我们必须要担起这份责任,对得起这身白衣。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疫情肆虐的时候,我们不能辜负医生这个职业的使命和光荣。作为一名党员,我更是义不容辞。想到这些,我的恐惧不知何时消失了,我开始像其他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一样,能够平静面对各种潜在的风险。

  上班的过程是紧张而有序的,下了班也丝毫不能放松,我需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尤其是更新的一版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发现学的越多,自己就越发的谨慎小心,生怕遗漏疑似新冠感染的患者。而随着第五、六版指南的发布,满足新冠筛查条件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很多病例都需要向主任请示,这让本已经很忙碌的涂银萍主任和孙春荣副主任更是忙上加忙。她们每天早早地到医院,晚上很晚才回去,不分平时和周末,科里有问题随时提出,她们随时解决。有一天晚上夜班,发热门诊的病人多而且情况复杂,我有些焦虑,孙主任看出来了,专门给了我手机号,并嘱咐我如有拿不准的病例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必要时她可启动院内专家会诊。当天凌晨1点左右,我接诊了2例肺炎病人,不能除外新冠,于是我就通过微信给孙主任发了病人的化验、影像资料以及病历,并打电话告知,孙主任很快接通,看完病例后,又对我进行悉心指导。

  1个月的支援工作结束了,这1个月对我来说,好像白驹过隙,又感觉甚是漫长。因为我一旦穿上防护装备,就要长时间禁饮、禁食、禁厕。因为要保持通风,诊室的窗户和大门一直都是开着的,虽然诊室的空调常开着,我夜班也穿着4层裤子加上保暖的棉衣,但整个人在下半夜仍会冻得发抖。唯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艰辛和诸多不易。

  在这难忘的1个月,虽然有些辛劳,但我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发热门诊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只要有困难,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的,同事们都会想办法帮忙解决。非常感谢同事们的无私帮助,还有医院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也非常感谢各位志愿者、爱心人士及兄弟单位们给予的各种支持。相信众志成城,战胜新冠疫情,我们一定能行!

  (老年病科 许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