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青年人,警惕卒中“偷袭”! | 青年卒中系列(一):病因篇
当凌晨三点的手机屏幕亮起,当奶茶咖啡成为续命神器,当“躺平”与“内卷”反复拉扯,当代青年人的健康正悄然亮起红灯。近日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到很多年轻的脑血管病患者,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青年卒中。
青年卒中一般是指在18~50岁发生的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全世界每年有近200万青年新发卒中事件,尤其是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上升明显,相较于老年人群,青年卒中的病因更加复杂多样,诊断也更为困难。
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
01、血管病变:“交通堵塞”引发的脑供血危机
1.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卒中最常见的病因,这与青年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的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久坐、熬夜、吸烟、酗酒、高压的竞争环境等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危险因素提前发生,这些多种危险因素促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堆积,如同水管内壁不断增厚的锈垢,逐渐形成硬化斑块。当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2 .非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
(1)动脉夹层:由于血管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血管壁夹层,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常因颈部剧烈活动诱发,如急刹车时颈部的急速运动、不当的按摩揉捏等等。
(2)血管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如纤维肌发育不良、颅内动脉瘤、烟雾病、遗传性小血管病、
(3)全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导致的脑内小血管炎症、坏死。
02、心源性栓塞:心脏“定时炸弹”的致命威胁
心脏疾病导致的栓子脱落是青年卒中的重要原因:
(1)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使心房内血流淤滞,形成血栓风险增加5倍;
(2)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赘生物脱落堵塞脑血管形成血栓。
(3)卵圆孔未闭(PFO):卵圆孔是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个小孔,正常情况下卵圆孔在出生后1年内闭合,若超过3岁未能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为静脉系统栓子“反常栓塞”提供通道,在青年卒中患者中检出率高达40-50%,是隐源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且是独立危险因素。
(4)心脏肿瘤:左心房黏液瘤等可直接阻塞血管或脱落形成栓子。
03、血液高凝状态:“血液变稠”埋下的栓塞隐患
1.先天性高凝状态:抗凝血酶III(ATIII)、蛋白C或蛋白S缺乏或代谢异常,使机体抗凝功能受损,血液更易凝固成栓。
2.获得性高凝状态:
(1)血液中成分异常引起的高凝状态,抗磷脂综合征(APS)、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代谢因素。
(2)药物使用:可卡因、安非他命等毒品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液高凝。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因药物中的激素成分改变凝血机制,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3)孕期女性由于血液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加上子宫增大引起血液回流不畅,也容易诱发卒中。
(4)肿瘤相关高凝状态: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可形成癌栓,从而引起卒中事件的发生。
04、其他病因
1.社会心理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同时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卒中风险。职业压力指数(OSI)高的青年人群,卒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成倍增高。
2.隐源性卒中:青年卒中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0-40%的患者无法明确病因,或存在多种病因混杂。
卒中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研究显示,青年卒中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且青年卒中患者往往处于事业和家庭的“黄金期”,一旦发病可能致残甚至致命,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巨大负担,因此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并积极预防十分重要。青年人开始关掉熬夜的灯、放下高热量的奶茶、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肩膀吧-你的大脑,值得被温柔以待!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 标签:
- 神经内科
下一篇: 【杨柳科普】替牙期恒牙“长歪”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