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盛夏将至,我该如何守护你——我的口腔!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牙Sir。上周末我们迎来了夏季最重要的节气“夏至”,这是一年中阳光最长的日子,也是夏季正式开启的标志。古语说“夏至阴生”,代表着阳气至极,阴气初升,每到了这个时候为了应对这个热浪逼人的时节我们总会通过进食寒凉的食物等行为以达到消暑降燥的目的。然而,夏季里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习惯,却可能悄然给口腔带来困扰。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夏至节气的小知识,探讨夏季那些不起眼的行为如何引发口腔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预防小技巧,助你轻松度夏,绽放自信笑容。
一、夏至知多少:不只是阳光最长的一天
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十,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在中国文化中,夏至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民间有“夏至面”的习俗,一碗凉面消暑解乏,还有喝凉茶、赏荷花的雅趣。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转折点,也预示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天热了,户外活动增多,聚会嗨皮也更频繁了。但这些变化,往往让口腔健康面临挑战。作为口腔科医生,我常常在夏季接待很多患者,他们的口腔问题往往源于不经意的小习惯。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这些“夏日习惯”如何成为口腔疾病的诱因吧。
二、夏季习惯,口腔报警!
夏至已至,热浪滚滚,人们的日常习惯悄然变化,然而,一些日常行为却在不经意间让牙齿、牙龈发出了‘抗议’信号。来看看这些常见场景:
猛吃冷饮和冰镇饮料:炎炎夏日,谁不想来一根冰激凌或一杯冰汽水?但过量的话,牙齿会遭受“双重打击”。冷饮导致牙神经瞬间收缩,引发敏感酸痛,长期喝碳酸饮料还因为高糖分和酸性成分,侵蚀牙釉质,助长蛀牙细菌滋生。想想看,一口冰饮料下肚,爽是爽了,你的牙齿却在悄悄受伤!
聚餐频繁,口腔卫生打折:夏季是聚会季,BBQ、大排档、夜市小吃不断,这些场合容易“放飞自我”:吃完饭就懒得刷牙,或者用公用餐具时卫生疏忽。糖分在口腔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蛀牙;而食物残渣滞留在牙缝,又会诱发光敏性问题或牙周炎,严重的还可能发炎肿胀,影响整体健康。
睡眠不足压力增:夏至热浪袭人,夜晚难眠,加之考试、工作等压力重重,免疫力悄然下降。这会让口腔黏膜变脆弱,溃疡反复发作,甚至还可能加重原有问题,如龋齿恶化。
无需忧虑,这些状况并非必然发生,关键在于及早察觉并采取治疗措施,而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机制。
三、治疗与预防:你的夏日健康守护盾
面对任何的口腔不适,牙Sir想说早治疗永远是唯一选项。一旦出现症状,别耽搁!去看医生。记住,通常口腔疾病的早期治疗只需要20~30分钟就能搞定,别让它恶化成大问题。
然而,最为关键的仍是预防——高达90%的口腔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我给大家支点实用的小贴士:
●控制冷饮和甜食:每天不超过一杯碳酸饮料或一支冰激凌,吃完立马漱口或用无糖口香糖中和酸性。换喝白水或茶,健康解渴。
●补水保口腔湿润:户外活动时带水壶,每小时喝一些,维持唾液分泌。夏季多吃果蔬如西瓜,补充维生素防溃疡。
●坚持口腔卫生“三件套”:早中晚刷牙3分钟,饭后用牙线清理牙缝,每晚漱口一次。聚会后,简单漱口也行!
●定期检查别偷懒:建议每半年看一次牙医,牙周炎风险高的人群可缩短至4个月一次。预防性检查就能揪出问题苗头。
●管理压力与调整作息:夏至之后,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确保每日拥有8小时的充足睡眠。压力大时,试试深呼吸或运动,增强免疫力。
别小看这些日常习惯,它们是守护你笑容的“隐形铠甲”。正如古人以凉茶消暑纳凉,我们今时今日亦凭借科学方法守护口腔健康。
夏至已至,阳光正好,莫让不良习惯扰了您的清爽夏日。身为大家的口腔守护者,牙Sir诚挚呼吁:即刻行动起来!自今日起,改正不良习惯,定期口腔检查,让夏日之健康,由表及里,全面绽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夏日护牙经”!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下周我还会带来更多实用贴士。守护笑容,就从夏至开始吧!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内容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 标签:
-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