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传染性疾病专题

【杨柳科普】“热血模式”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你了解吗?

字号: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FTS)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蜱虫病”。

  顾名思义,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特点主要有二:1.发热;2.血小板减少。

  发热是免疫系统的“燃烧弹”,试图用高温烧死入侵者。

  血小板是体内“急救兵”,专门负责止血。

  如果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意味着你的身体进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紧急状态!

  感染途径:

  1.蜱虫叮咬(户外露营、爬山要小心!)

  2.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罕见,但照顾病人时要注意)

  症状自查:你中招了吗?

  如果你最近去过草丛、树林,并出现以下“发热+出血组合”,要警惕!

  1.发热(主要症状)

  体温>38.5℃,持续3天以上头痛、肌肉酸痛。

  2.血小板减少(危险信号)

  皮肤淤青(没撞到却青一块紫一块)

  牙龈出血(刷牙时可能狂飙血)

  鼻血狂流(根本止不住)

  严重时可能尿血、便血(内脏出血!)

  3.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像食物中毒)

  腹泻(一天跑多次厕所)

  淋巴结肿大(脖子、腋下摸到小疙瘩)

  严重时攻击肝脏、肾脏,导致多器官衰竭

  高危人群:

  农民、伐木工人(接触蜱虫机会多)

  宠物主人(狗狗可能带回蜱虫)

  免疫力低下者(老人、小孩更危险)

  医生如何破案?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医生会像侦探一样展开调查:

  1.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低于正常

  2.病毒核酸检测:揪出大别班达病毒

  3.肝功能检查:看病毒是否攻击肝脏

  4.凝血功能:评估出血风险

  关键线索:

  近期蜱虫叮咬史

  高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三联征)

  治疗:和病毒抢时间!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早期干预能大幅提高生存率!

  1.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对部分患者有效)

  血浆置换(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2.支持治疗(保命关键)

  退烧、输血小板、保护脏器功能

  重要提示:

  不要自己乱吃退烧药(尤其是阿司匹林)

  不要用力擤鼻涕/抠结痂(可能引发大出血)

  多喝水+卧床休息(减少出血风险)

  预防:5个小妙招

  1.户外防护

  穿浅色长袖+长裤(利于发现蜱虫,且蜱虫无处下嘴)

  喷含避蚊胺(DEET)的驱虫剂

  回家后全身检查(重点看腋下、腹股沟、头皮)

  2.宠物管理

  定期给猫狗驱虫

  遛狗后用细齿梳检查

  3.紧急处理

  如果被蜱虫叮咬,不要硬拔!

  可以用镊子夹住头部垂直拔出,用酒精消毒,观察是否发热。

  总结:

  发热+血小板减少+蜱虫接触史=警惕SFTS!

  早期就医是关键,拖久了可能致命!

  防蜱虫比治疗更重要!

  下次去野外玩耍,记得全副武装,别让蜱虫给你带来这份“热血套餐”!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