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探营】气胸,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肺大疱,时刻警惕的“潜藏炸弹”
近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胸外科接诊了一位自发性气胸的患者。三天前,患者在经历剧烈咳嗽后,出现了轻度胸闷、呼吸困难和气短的症状。由于症状相对较轻,加之患者过去有过类似情况并自行缓解的经历,因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气短症状逐渐加剧,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于是患者来到医院胸外科进行检查。胸部CT扫描显示右侧气胸,肺压缩约60%。鉴于患者肺部压缩程度大,症状严重,胸外科医疗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了急诊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气短症状随即得到缓解。然而,治疗并未就此结束,胸部CT还显示了右侧存在多个肺大疱,其中最大的直径达8.6厘米。结合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已符合胸腔镜肺手术治疗的指征,同时,患者巨大肺大疱导致正常肺功能受限,也具有手术治疗指征。因此,在全面评估后,患者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后顺利出院。
术前
术中
术后
科普小课堂
一、气胸篇
(一)什么是气胸?
气胸,俗称“肺漏气”,是指气体异常积聚在胸膜腔内,导致肺组织被压缩甚至塌陷。轻则胸闷胸痛,重则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发生,也可能因外伤或剧烈运动突然发作,堪称呼吸系统的“隐形杀手”
(二)什么是肺大疱?
肺大疱(肺大泡)是由于肺泡腔内压力异常升高,导致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形成的含气囊腔。它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患者,也可能因感染、创伤或先天因素引发。肺大疱本身可能无症状,但若破裂可能导致气胸,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三)哪些人容易中招?警惕这些高危信号!
1.瘦高体型的青少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偏爱“竹竿身材”,肺尖部肺泡易破裂。
2.慢性肺病患者:慢阻肺、肺气肿、肺结核等患者,肺部结构脆弱,风险倍增。
3.吸烟者:吸烟损伤肺泡,气胸发病率较常人高10倍!
4.潜水员/飞行员:气压剧烈变化可能诱发气胸。
(四)突发症状要警惕!
●刀割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突发呼吸困难、窒息感
●口唇发绀、烦躁不安
●严重时出现休克、意识模糊
(五)紧急处理:每一秒都关乎生命!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半坐位或侧卧位
◆拨打120急救电话,避免自行搬动患者
◆若条件允许,可给予吸氧缓解症状
(六)科学防治:早发现,早干预!
1.高危人群定期体检:胸部X光或CT可发现肺大疱等隐患。
2.戒烟限酒:降低肺泡损伤风险。
3.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潜水、高空飞行等。
4.微创手术干预:反复发作患者可通过胸腔镜手术根治。
医|生|提|醒|
气胸不是小问题!曾有年轻患者剧烈活动后胸痛未重视,次日肺压缩达70%险丧命。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立即就医!——胸外科主任医师崔健
二、肺大疱篇
(一)以下人群应提高警惕:
●长期吸烟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
●老年人或存在家族病史者
●长期接触粉尘、污染环境的人群
(二)若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活动后气短、胸闷
◆突发剧烈胸痛、呼吸急促
◆持续性干咳或咳血
◆伴随发热、乏力(可能合并感染)
(三)诊断与治疗:科学应对是关键
1.精准诊断:通过胸部CT、肺功能检查等明确肺大疱位置、大小及肺功能损伤程度。
2.个体化治疗:
-保守观察:无症状的小肺大疱可定期随访。
-手术干预:巨大肺大疱或反复气胸者,可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如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
-原发病管理:控制慢阻肺、感染等基础疾病,延缓病情进展。
预防胜于治疗
1.戒烟!戒烟!戒烟!(吸烟是肺大疱的重要诱因)
2.避免剧烈运动或高压环境(如潜水),防止肺大疱破裂。
3.加强呼吸道保护,远离粉尘、冷空气等刺激。
4.慢性肺病患者坚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
若您或家人存在相关症状或风险,请尽早到正规医院胸外科就诊。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胸外科专业团队为您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用专业传递温度,让健康触手可及;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呼吸系统疾病科普!
守护呼吸,从关注开始
每一次呼吸都值得珍惜!了解气胸和肺大疱知识,高危人群做好预防,突发症状科学应对,别让“肺漏气”威胁生命健康!
急救提示:保存本文,关键时刻能救命!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治疗手段仅针对本病例。文中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上一篇: 【杨柳科普】静脉补钾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