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换牙期不焦虑!掌握恒牙萌出规律&科学护牙指南

字号:

  上期文章给大家讲了婴幼儿儿的口腔保健和乳牙的萌出规律。

  上期阅读:【杨柳科普】宝宝的第一口牙齿,新手爸妈必读指南

  当孩子逐渐成长到6岁,迎来牙齿更替的关键时刻替牙期时,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就请赶紧收好下面这篇指南!

  01    恒牙萌出顺序:一张图看懂“换牙时间表”

  恒牙共28-32颗,萌出规律:“先下后上,左右对称”。

  1.6-7岁期间,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会直接萌出,无需替换乳牙。由于它们容易被误认为乳牙,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2.7-9岁阶段,孩子的下中切牙、上中切牙及侧切牙会依次萌出,此时门牙可能呈锯齿状,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的咀嚼使用,这些小凸起被会逐渐磨平。

  3.9-12岁期间,尖牙会先行萌出,随后是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随着乳磨牙的脱落,新长出的前磨牙将占据它们的位置。

  4.11-13岁阶段,第二恒磨牙会萌出。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特别是咬合关系,以确保牙齿的正常排列。一旦第二恒磨牙萌出,应进行及时的正畸评估,以预防可能的牙齿错位或咬合问题。

  5.17岁后第三恒磨牙(智齿)通常在17至25岁间萌出,但并非所有人都会长出智齿。有一部分的人天生没有智齿,而其他人可能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智齿阻生。智齿的缺失或异常生长可能需要通过口腔X光检查来确认,并且需要定期观察以避免潜在问题。

  02    替牙期五大核心注意事项

  抓住黄金期,避免“长歪牙”“蛀牙脸”。

  1.加强口腔清洁:守护新牙,打响防蛀保卫战:

  ●巴氏刷牙法+牙线双管齐下: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牙刷45°角深入牙龈沟清洁(重点清洁“六龄齿”窝沟)。恒牙邻面易嵌塞食物,需用儿童牙线清理。

  ●定期涂氟+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六龄齿)萌出后立即做窝沟封闭,每半年涂氟强化防龋。

  2.饮食调整:硬软结合,促乳牙脱落:

  ●多吃耐嚼食物,如苹果、胡萝卜,它们能刺激颌骨发育,加速乳牙脱落,避免“双层牙”现象。

  ●控糖!控糖!控糖!甜食、碳酸饮料会腐蚀矿化不足的新恒牙,龋齿风险翻倍。

  3.纠正坏习惯:别让“小动作”毁颜值:

  ●不良习惯如舔牙、咬唇、吮指,可能让恒牙长歪,牙缝变大,甚至形成“龅牙”。

  ●偏侧咀嚼:长期单侧咀嚼会“大小脸”,发现后及时干预。

  4.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每3-6个月口腔检查:监控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节奏,发现乳牙滞留、恒牙迟萌等问题及时处理。

  5.警惕异常信号:

  ●乳牙滞留现象:当恒牙已经长出,而对应的乳牙却迟迟未脱落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必要时需拔除滞留的乳牙。

  恒牙迟萌情况:若孩子的恒牙超过正常年龄1年仍未萌出,家长应引起注意,可能是牙龈增厚或颌骨空间不足等原因导致,需及时就医排查。

  03    家长必知:替牙期的正常现象与误区

  正常现象:

  ●门牙缝隙大:换牙早期门牙间有缝隙,随侧切牙和尖牙萌出会自然闭合;

  ●新牙比乳牙黄:恒牙牙本质更厚,颜色偏黄属正常。

  常见误区:

  ●误区1:“六龄齿是乳牙,蛀了不用管”

  → 错!六龄齿是终身使用的重要恒牙。

  ●误区2:“牙齿不齐等换完牙再矫正”

  → 错!12岁前发现反颌(地包天)等需早期干预。

  04    科学管理替牙期,守护孩子“终身牙”

  恒牙将伴随孩子一生,替牙期的科学管理至关重要:从日常清洁升级到定期检查,从饮食调整到习惯纠正,每一步都将影响恒牙的健康排列!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内容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