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甲钴胺vs腺苷钴胺:神经科医生教你选对维生素B12!
甲钴胺 VS 腺苷钴胺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用到营养神经药物,比如维生素B12、甲钴胺、腺苷钴胺,患者也经常会问,大夫,甲钴胺和腺苷钴胺是一样的药么?两个药名字像双胞胎,功效真的一样么?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他们的区别。
维生素B12主要包括氰钴胺、腺苷钴胺、甲钴胺、羟钴胺四种维生素,这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根据维生素B12钴的β位上连接不同的功能团又叫不同的钴胺素。与氰根相连接就是氰钴胺;与腺苷基相连接就是腺苷钴胺;与甲基相连接就是甲钴胺;与羟基相连接就是羟钴胺。其中氰钴胺在维生素B12一族中最早使用的,现在使用的药品名为维生素B12的都是氰钴胺。
区别
甲钴胺和腺苷钴胺虽都属于维生素B12家族,但它们就像特种兵—一个专攻神经修复(甲钴胺),一个擅长造血供能(腺苷钴胺),两者均以活性辅酶形式存在,也是人体能直接利用的两种维生素B12。除了上述化学结构的不同,在临床应用上有哪些区别呢?
1、甲钴胺
主要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无需经过肝脏代谢即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并利用,最终用于促进神经细胞中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合成,以直接修复受损神经髓鞘,是“神经的修复工”。临床上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首选药物。对糖尿病引起的神经障碍、多发性神经炎等周围神经病,尤其对麻木、疼痛和麻痹有明显的疗效。而且,甲钴胺参与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对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病人可使用该药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2、腺苷钴胺
腺苷钴胺主要储存在细胞的线粒体内,主要参与三羧酸循环,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类似“细胞供电员”。与甲钴胺相比较,其适应症更丰富。可以通过提高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疗效明显,临床常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及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对于神经性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营养性神经疾患也有疗效。
最后,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B12,需要化验检查明确缺乏程度才能用药,长期用药有风险,建议遵医嘱控制疗程!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