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杨柳科普】当手臂运动“偷走了”脑部的血液:认识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一些患者活动上肢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其中原由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在了解该综合征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锁骨下动脉的位置和解剖,锁骨下动脉位于颈根部,锁骨下方,是上肢的主要供血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右侧则起源于头臂干(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发出椎动脉,向上进入颅腔,参与形成大脑后循环,供应小脑、脑干和部分大脑后部。它还发出分支供应肩部、胸壁和脊髓。
01|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是指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其近心段发出椎动脉前发生狭窄或闭塞时(通常狭窄程度>70%),血液无法从心脏正常流入,于是血流“抄近路”,将椎动脉血流通过虹吸作用逆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尤其当患者活动上肢时,患肢需要更多血液,也就出现了手臂运动时“偷走了”脑部血液的现象,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研究表明,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更为常见,发生率是右侧的3倍,与其在主动脉弓的解剖角度受血流冲击更大有关。
02|“盗血”的幕后“病因”有哪些?
1)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使斑块在血管壁内形成,导致管腔狭窄。
2)大动脉炎(年轻女性最常见):自身免疫性炎症攻击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增厚、僵硬、狭窄或闭塞。
3)其它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如主动脉弓发育异常、锁骨下动脉闭锁等),放射性损伤(尤头颈部或胸部接受放射治疗后)、严重外伤、医源性损伤等。
03|运动诱发的临床症状有什么?
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上肢缺血症状:患肢无力、发凉、麻木、疼痛、脉搏减弱。
二)、后循环缺血症状:头晕、眩晕、复视、视物模糊、平衡障碍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晕厥(上肢活动时诱发或加重)。
04|确诊“盗血”的手段及治疗有什么?
诊断
测量双上肢血压差(患侧上肢血压降低,通常两侧上肢收缩压相差大于20mmH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见椎动脉血流逆向频谱改变;头MRA及头颈动脉CTA:可清晰显示狭窄血管位置及颅内血管形态;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金标准,动态显示血液逆流过程。
治疗
症状较轻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以预防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进展。对于症状较重或有重度狭窄患者,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首选,通过植入支架,恢复正常血流方向。少数无法行介入干预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血管旁路手术。
结语
当手臂与大脑争夺血液时,身体发出的每一次眩晕等症状警报都是救命提示,我们要重视并及早就医明确有无锁骨下动脉狭窄及盗血情况,必要时通过手术干预让血液重回正道奔流!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
- 标签: